先進典型丨匠心鑄就青春華章——記中鐵一局技術標兵李朝輝
在陜西省“中鐵一局杯”試驗員職業技能競賽的激烈比拼中,鹽宜一分部試驗員李朝輝憑借扎實功底,脫穎而出,斬獲第五名佳績。作為一名堅守一線十余年的試驗員,他以嚴謹的態度、精湛的技能和不變的初心,在平凡崗位上默默書寫新時代鐵路建設者的奮斗故事。
扎根一線,以“責任心”守護工程質量
1989年出生的李朝輝,自2018年加入中鐵一局四公司以來,便與試驗檢測工作結下不解之緣。從格庫鐵路的戈壁風沙,到滬蘇湖鐵路的江南水鄉,再到如今鹽宜鐵路的建設現場,他始終扎根項目一線,承擔混凝土、鋼筋、水泥等原材料及實體檢測的關鍵任務,累計完成30余套混凝土配合比設計、15套路基配合比設計,為一項項重大工程筑牢質量根基。

“試驗員的工作很‘靜’,但責任很重?!边@是李朝輝常掛在嘴邊的話。在他眼中,試驗數據是工程安全的“晴雨表”。每一組數據的精準度、每一次分析的嚴謹性、每一份報告的詳實度,都直接關系到鐵路軌道的平順、橋梁的穩固。面對枯燥重復的檢測流程,他從未有過絲毫浮躁;面對繁瑣復雜的數據記錄,他始終堅守質量底線:酷暑盛夏,實驗室溫度飆升至35℃以上,他守著儀器緊盯參數變化,汗水浸透工裝也渾然不覺;寒冬臘月,隧道現場寒風刺骨,他蹲在基坑邊手持檢測工具取樣,手凍得通紅仍反復核驗數據;工程節點緊張時,他主動加班到深夜,從原材料進場檢測到實體質量把控,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入微,用“零差錯”標準守住了工程質量的第一道防線。
競技爭先,以“精益心”錘煉過硬本領
今年以來,李朝輝在技能競賽的舞臺上頻頻出彩。在中鐵一局四公司試驗員職業技能競賽中,他憑借出色表現斬獲三等獎;在陜西省“中鐵一局杯”試驗員職業技能競賽中,他從眾多選手中突圍,躋身前五名;此前,他還曾獲評滬蘇湖鐵路三分部“優秀技術工作者”。一項項榮譽的背后,是他對專業的極致追求,更是項目部對他敬業態度與專業能力的充分肯定。

“名次不是最終目的,真正重要的是通過競賽學到什么、提升什么?!泵鎸s譽,李朝輝始終保持清醒。在賽前選拔與競賽過程中,無論是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的精準操作,還是水泥標準稠度測定的規范流程,他都沉著應對、步驟清晰、判斷果斷。稱量試劑時誤差控制在±0.1g以內,操作儀器時動作嫻熟如行云流水,記錄數據時字跡工整、一目了然,每一個細節都盡顯資深試驗員的專業風范。項目負責人評價道:“李朝輝的操作不僅‘規范’,更透著‘匠心’,他把日常工作的嚴謹性,完全融入了競賽的每一個環節?!?/p>
勤學精進,以“勤學心”帶動團隊成長
從初入行業的“技術小白”,到如今獨當一面的資深試驗骨干,李朝輝的成長之路,始終與“學習”二字緊密相連。為跟上鐵路建設技術日新月異的步伐,他目前正通過繼續教育攻讀專升本學歷,利用業余時間系統學習《建筑材料試驗規程》《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》等專業書籍,書頁上密密麻麻的標注,見證著他的求知熱情。

不僅如此,李朝輝還主動擁抱新技術,利用線上課程學習建模分析、智能檢測等前沿知識,朝著高級職稱與工程師崗位穩步邁進。
更難得的是,他始終秉持“共享成長”的理念。陜西省“中鐵一局杯”競賽結束后,他結合參賽心得梳理出“試驗常見問題清單”,將多年實操經驗提煉成“要點筆記”,為項目試驗工作優化了規范操作流程;面對年輕同事的請教,他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,從儀器操作技巧到數據分析方法,手把手帶出了多名試驗崗位新人。“一個人的進步不算進步,能幫大家一起提升,才能讓工程質量更有保障?!彼倪@份擔當,感染著身邊每一位同事。
李朝輝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卻用十余年的堅守,把“匠心”刻進了每一次檢測,把“責任”融入了每一項工作。正如他在競賽總結中寫下的:“我愿一生做個工地人,不懼風雨、不問繁華,只為那一方堅實的混凝土里,藏著我的名字與驕傲。”這份純粹的熱愛與堅守,讓他在平凡中成就不凡,也在不斷前行的道路上,持續閃耀著屬于中鐵一局建設者的熠熠光輝。
